6月1日,儿童节,恰逢我国端午节假期,又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国际大事件发生了——乌克兰用无人机成功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4个军用机场,乌克兰宣称炸毁了俄军超40架飞机,其中包括图95等战略轰炸机。事实上,从俄乌冲突到印巴冲突,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大规模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但是,用无人机潜入敌方国境内数千公里,打击敌方战略核载具,这还是人类军事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为止无人机取得的最辉煌战果之一。据乌克兰《基辅独立报》披露,本次行动代号“蛛网”,策划时间长达18个月,具体实施步骤为:1、FPV无人机通过特殊渠道走私进入俄罗斯;2、伪装成棚屋屋顶的移动木棚运入俄罗斯;3、多架FPV无人机为一组放入木棚中,藏在可以打开的卡车货仓内;4、乌克兰特工安排不知情的俄罗斯卡车司机,将该货车行驶到俄罗斯军事基地附近;5、远程启动无人机发动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行动后透露,安全局(SBU)在“蜘蛛网行动”中,共使用了117架无人机,打击了“34%的俄罗斯战略巡航导弹载具”,并且宣称“所有特工早已回国”、袭击完全是远程进行。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 Belaya,、Dyagilevo,、Olenya,、Ivanovo四个军用机场都发生了爆炸,有至少13架军用飞机证实摧毁,其中包括3架图95战略轰炸机被完全摧毁。目前俄罗斯共有42架图95+和16架图160+,加起来68架战略轰炸机,其中多数战略轰炸机继承自前苏联遗产,以俄罗斯现有工业能力和经济情况,难以再建造新的战略轰炸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袭击中,最远的俄军机场Belaya位于伊尔库茨克州(Irkutsk)境内,距离俄乌边境直线距离达4400km,而该军用机场离中国较近。那么,这些无人机如何远程启动?如何锁定并袭击目标?相关分析认为,乌克兰利用星链卫星系统对这些无人机进行远程唤醒,朝目标方向飞去,之后通过图像传感器识别并锁定目标发动袭击。在此之前,乌克兰军方已使用AI技术,事先训练无人机识别特定目标并发动攻击,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从乌军公开的资料显示,已有多个俄罗斯军用机场的高清图片、相关战略轰炸机目标的高清图片、以及预定的袭击目标位置——油箱、导弹舱等关键部位。此外,从已有资料看,乌克兰选择发动本次无人机袭击的时间,都是在白天,为什么要选择白天?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受限于无人机的图像传感器。无人机的国防军事价值,在此一役中再次被证明。受此消息影响,中国A股开市,就有多家无人机产业链公司涨停,其中,作为无人机中重要的感知和制导零部件,两家A股传感器企业亦涨停。30%涨停!10%涨停!A股无人机传感器企业利好!其中一家公司是星网宇达,今日开市后1小时直接10%涨停,报22.07元/股,总市值45.86亿元。星网宇达是A股无人机概念核心企业,是国内较早致力于无人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构建了从无人系统核心部件制造到无人系统整机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布局,形成“器件+组件+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品体系,星网宇达的产品覆盖了惯性导航、光电探测、卫星通信等无人系统核心部件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人系统整机。2016年12月,星网宇达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星网宇达有无人系统、惯性导航、卫星通信、光电伺服四条主要的产品线,其中惯性导航产品线涵盖MEMS陀螺仪、倾角传感器、惯导单元/模组等多种惯性传感器产品。另一家公司是莱赛激光,今日收盘30%涨停,报23.79元/股,总市值22.71亿元。莱赛激光主要从事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莱赛激光专注于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激光发射、激光接收、激光测距、距离传感与控制、水平度和角度传感与控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测量、工程道路施工、精准农业、管道矿道施工、工业设备安装、远距离避障和远程目标定位等领域。
2023年12月,莱赛激光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北交所激光测量传感第一股。
据莱赛激光IPO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莱赛激光生产的建筑激光测量仪器在国内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业内排名第一。其自主研发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传感技术国际领先,主要产品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同行,在细分领域竞争实力较强。莱赛激光的激光测量与传感系列产品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测量仪、管道仪,应用于室内装潢、测量工程、 建筑工程等场景,同时还可应用于水文航道测量、电力林业测量。图像传感器、激光雷达、相控阵雷达、红外传感器……无人机感知制导多种传感器技术上机本次乌克兰无人机4000多公里袭击俄罗斯军用机场,主要用的就是图像传感器+AI识别的锁定技术,事实上,图像匹配制导已在军事中多有应用,是目前最先进的制导方式之一。譬如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其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GPS/GLONASS)+图像匹配制导等复合制导方式,最大射程接近500公里,打击精度在10米内,其圆概率误差甚至可以达到2米!俄军方号称世界上没有能拦截伊斯坎德尔的方法存在。
图像匹配制导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卫星、侦察机等方式拍摄目标图片,存储到导弹的内存中,当导弹通过卫星定位等方式制导到目标附近,通过导弹上的微型图像传感器拍摄实时图像与存储的目标图像对比,发现目标并制导,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
除图像传感器外,随着对避障、环境探测的要求增多,无人机上搭载的传感器也越来越先进,为无人机带来更精确的感知能力。以我国及全球领先的小型无人机厂商大疆为例,其近年中推出的产品高精度传感器应用逐年增多。2022年11月,大疆推出T50农业无人机,搭载了前后两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以及2组双目视觉传感器,T50 雷达与视觉信息进行融合,进而能够精准感知地形并描绘障碍细节,实现智能且安全的绕行和大坡度全自动仿地作业:
T50 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射频收发通道数量提升一倍,检测精度更高。配合两组双目视觉,可精准描绘地形与障碍物细节。为进一步保证作业安全,T50 还配有后相控阵雷达,实现 360 度全向感知与智能绕行,面对大坡度果园,实现全自动仿地作业。
2024年10月,大疆发布Air 3S无人机,这是大疆首款配备激光雷达的无人机产品——也是业界首次在小型无人机中塞入激光雷达。前向激光雷达的配置,配合下视红外ToF传感器和机身头部、尾部和底部三对低光视觉传感器,可实现夜景级全向主动避障。
在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乌克兰选择发动无人机袭击的时间,是在白天,就是因为在晚上,图像传感器受光线昏暗影响,对目标识别率不高。因此,在夜晚、雨雪大雾等天气中,激光雷达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的装备,将大大提升无人机的避障能力和目标识别率。除环境感知类传感器外,无人机一般搭载加速度计、陀螺仪、磁罗盘、气压传感器等传感器,用于感知位置和高度,进行轨迹导航。随着多旋翼小型无人机在多次战争冲突中的“露脸”,无人机成为战场的新“宠儿”,本次乌克兰首次使用无人机深入敌方数千公里的战略纵深,成功攻击多个重要战略目标,让小型无人机的国防军事地位再次拔高。在无人机的远程感知和制导中,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相控阵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至关重要,这些传感器为无人机赋予全天候、复杂地形的感知能力。